粗制胶原酶制剂含有两种不同胶原酶的几种亚型:一种巯基蛋白酶、梭菌蛋白酶、一种胰蛋白酶样酶和一种氨肽酶。这种胶原蛋白水解和蛋白水解活性的结合可有效分解细胞间基质,这是组织解离的重要部分。该复合物的一个成分是水解酶,它优先降解序列 Pro-Y-Gly-Pro 中的 Y-Gly 键处的天然胶原蛋白的螺旋区域,其中 Y 最常见的是中性氨基酸。这种裂解产生的产物易于进一步被肽酶消化。粗胶原酶会被半胱氨酸、EDTA 或邻菲咯啉等金属螯合剂抑制,但 DFP 不会。它还受到α2-巨球蛋白(一种大的血浆糖蛋白)的抑制。Ca2+ 是酶活性所必需的。每种胶原酶的特定酶谱与获得研究细胞的组织(或与细胞的用途)相关,并且由于这种相关性,沃辛顿建立了几种类型的粗制胶原酶:类型 1、2、3 和 4。
• 1 型粗胶原酶具有胶原酶、酪蛋白酶、梭菌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的原始平衡。
• 2 型含有较高相对水平的蛋白酶活性,特别是梭菌蛋白酶。
• 3 型含有很低水平的次级蛋白酶。
• 4 型的胰蛋白酶活性特别低,以限制对膜蛋白和受体的损害。
• 5 型 含有较高的胶原酶和酪蛋白酶值。
• 6 型 含有高胶原酶活性,酪蛋白酶与胶原酶的比例约为 2:1。相对于 I 型 ( G列 ) 而言,旨在富集 II 型 ( H列 ) 胶原酶。
• 7 型 胶原酶和酪蛋白酶活性比 1 型和 2 型胶原酶高四倍。
•纯化的胶原酶,代码:CLSPA,含有极低的次级蛋白水解活性以及高胶原酶活性。
新的! 无动物类型 AFA、AFB 和 AFC、STZ1 和 STZ2胶原酶源自在q不含动物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培养物,专为必须防止引入潜在动物源性病原体的生物加工应用而设计。次级蛋白酶的水平与 1 型和 2 型胶原酶相似。
|
Worthington 还提供每种类型的 0.22 µm 过滤制剂,以预包装形式直接重构并用于细胞分离和培养程序。酶类型和不同组织的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良好,但并不很好,部分原因是使用参数的可变性。尽管如此,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粗制胶原酶批次的组织分型是一项有价值的服务。关于沃辛顿胶原酶和污染物测定的详细说明可以在沃辛顿酶手册中找到。此外,组织特定的参考资料和详细的分离条件可以在《沃辛顿组织解离指南》中找到。
胶原酶测定是Mandl的改进,其中将胶原酶与天然胶原一起温育5小时,并且使用Moore和Stein, JBC,176,367,(1948)比色茚三酮方法测定胶原分解的程度。释放的氨基酸以每毫克胶原酶的微摩尔亮氨酸表示。
用途:粗胶原酶广泛用于酶促原代细胞分离和组织解离程序。大多数研究人员使用粗制胶原酶制剂,例如 1、2、3 和 4 型或色谱纯化的胶原酶(代码:CLSPA);后者通常与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辅助酶结合。为了获得最佳结果,必须根据待解离的组织定制蛋白水解活性的精确混合物。不同组织的类型和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良好,但并不很好,并且可能部分取决于使用参数和目标以及批次之间的差异。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胶原酶采样计划信息。沃辛顿还出版了《组织解离指南》,其中提供了有关用于这些应用的酶的更多信息以及多种细胞和组织类型的具体参考。
相关产品:
胶原蛋白 (CL)
脱氧核糖核酸酶 I (DP/D/DCLS/D2/DPFF/DPRF)
弹性蛋白酶 (ES/ESL/ESFF)
透明质酸酶 (HSE/HSEP)
中性蛋白酶(Dispase、NPRO)
木瓜蛋白酶 (PAP/PAPL/PAP2) 蛋白酶 K (PROK)
胰蛋白酶 (TL/TRL/TRL3/TRLS/TRTPCK)
胰蛋白酶抑制剂 (LBI/OI/SI/SIC)
细胞分离优化系统 (CIT)
肝细胞分离系统 (HIS)
新生儿心肌细胞分离系统 (NCIS)
木瓜蛋白酶解离系统 (PDS/PDS2)
在 37°C、pH 7.5 下,1 个单位可在 5 小时内从胶原蛋白中释放出 1 微摩尔的 L-亮氨酸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