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ck采血管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检验采血新产品。由于其操作简便、干净安全、准确可靠,正为各医院普遍应用。采血管的具体采血过程分为:凝血管→血常规管→血沉管→生化管。血常规管无论如何都要在第二管采血(有血液培养优先采时血常规为第三管),只有血常规项目除外。所有真空采血管采完血后都要轻微颠倒1-7次,不能振摇。
streck采血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时有各种问题发生,影响了标本的顺利采集。就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在采血时,仍要时时观察血液流入情况,以便针对性处理:
1.溶血
真空管的负压相对较大,采血初始,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可致破裂,临床偶见溶血。
采集血标本时,倾斜双向采血针采血管侧针头,使其靠近采血管侧壁,血液沿管壁缓缓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2.漏血
双向采血针采血管端乳胶护套松动或针头刺出乳胶护套,至使双向采血针密封不严。静脉穿刺时,血液沿双向采血针采血管端漏出。
采血前检查并安紧乳胶护套,遇有针头刺出则重新套好针头,以保持其密闭性。
3.血液流入不畅
穿刺针头贴于血管壁或采血管内无负压。
在保证静脉穿刺成功的前提下,调节针头方向至血液流入采血管,若无效则更换采血管。
4.采血量不足或过量
少数难免存在质量问题,采血管内负压不足或过高。
可将注射器针头自采血管胶塞处刺入,抽吸采血管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至采足血标本。原有血容量较少时也可直接更换采血管;提前拨出穿刺针。
5.穿刺针头脱出
机械牵拉所致,尤其是在多个采血管采血时。
一次采血使用采血管较多时,注重有效固定;更换采血管时,动作幅度要小,以防针头脱出增加病人痛苦。